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年代
三国演义一般指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
故事发生时间为: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
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zNUqcTi9sbYUMdyeUhGGXWne6SR4CQRzsy5ASOTJMeGolNhU7FPf3xp13nHqUKdlU-U6nNCrSHBB2x9n6RxhNQ4yr26_JlcyBqWpGRnl63
故事发生时间为: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
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zNUqcTi9sbYUMdyeUhGGXWne6SR4CQRzsy5ASOTJMeGolNhU7FPf3xp13nHqUKdlU-U6nNCrSHBB2x9n6RxhNQ4yr26_JlcyBqWpGRnl63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国势情形
太笼统了吧?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三国时期战争
中国历史上,魏、蜀(汉)、吴三国形成和鼎立时期(190~280),豪强势力混战兼并,三国争夺天下,最终归于晋的一系列战争。
纷争的缘起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经两汉一统局面维持了四百年。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之灾情严重,民不堪命,农民纷纷奋起反抗。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张角等领导的大规模黄巾起义战争。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汉廷急忙令大将军何进等守卫京城,镇压起义。当时,骑都尉曹操、佐军司马孙坚率军参与屠杀。涿县(今河北涿州)的破落皇裔刘备也趁机组织武装,参加镇压。在镇压起义过程中,豪强地主原有的私家武装部曲由隐蔽转为公开,数量猛增;州郡官吏也纷纷扩充势力,与王朝的关系日益松懈,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导致的分裂形势日趋严重。
王朝为加强对州郡的控制,改行政长官“州刺史”为统掌军政大权的“州牧”,并派有名望的人去充任,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割据。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后,掌握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并州牧董卓率军入洛阳,拥立汉献帝,先后逼走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等,独揽朝政。京城的混乱,董卓的专横,促使割据势力迅速扩大。州郡牧守各树一帜,招兵买马,剧增私兵部曲,纷纷讨伐董卓。混战迭起,形成四分五裂局面,东汉王朝随之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形成时期。
三国形成时期战争这一时期中,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孙策攻取江东、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形成三国鼎立格局。
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进屯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周围。董卓迁献帝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后,分兵镇守洛阳外围之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芭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关,以拒联军。十余万联军各怀异心,观望不前。曹操孤军西征,战败而还,遂独立发展武装。接着,附从后将军袁术的长沙太守孙坚,率军攻董卓,于次年将其逼出洛阳(见孙坚攻董卓之战)。其后,孙坚死于袁术与刘表争夺荆州的混战中,董卓亦为中郎将吕布所杀,豪强混战愈演愈烈。袁绍威逼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又于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扭转了被动局面。进而于建安四年(199)发动易京之战,将公孙瓒击灭,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中国北方最强的势力。
曹操于初平三年为兖州牧后,软硬兼施,招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增强了力量,但表面仍顺从袁绍,协助袁绍北击公孙瓒,南迫袁术败走江淮。因吕布乘虚夺占兖州大部,曹操平定兖州,收复失地,并汲取教训,纳荀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恩传》)之策,巩固兖、豫州根据地。继而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自任大将军,“挟天子以令不臣”,又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地区屯田,足食强兵。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在安众之战中击败张绣,攻徐州擒杀吕布,困死袁术,成为北方惟一能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的势力。
同时,孙策亦筹谋攻取江东为立国之地。兴平元年(194),从袁术处领得其父孙坚旧部曲千余人,次年率众五六千,与周瑜合军,挥军东渡,夺取牛渚、秣陵。后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占东冶(今福州),公开与袁术断绝关系,独自发展。孙策据江东三郡,在北方混战而无力远顾的曹操暂取拉拢之策,表其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是时,袁绍欲南攻曹操,曹操亦图谋向黄河以北发展。曹操争取渔阳太守鲜于辅,命其督幽州六郡,以牵制袁绍后方;遣臧霸攻克青州齐、北海等地,以固东翼;分兵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处鸿沟上游,临汴水)设防。接着,争取荆州刘表中立,解除西南部之忧;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多面受敌。当袁绍于建安五年统军10万进屯黎阳(今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拒守,相机袭烧袁军粮草,乘势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歼其7万余人,赢得官渡之战的巨大胜利。此后,趁袁绍死后其子纷争内战,攻取袁氏基业之地邺城。又远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歼灭逃入乌桓腹心之地的袁氏兄弟及与之勾结的乌桓势力,基本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军,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后,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湖北荆沙),欲一统南北。时孙权承袭其兄孙策之业已八年,巩固了江东,又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荆州东大门,正相机吞并荆、益州。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也开始改变长期寄人篱下的状况,请得诸葛亮为主要谋士,确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大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领军南撤,被曹军追击于长坂(今当阳境),乃率军两万余驻樊口(今鄂州境),与孙权联军,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为荆州牧,乘胜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作为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曹操败还北方,孙吴也得以巩固发展。由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
建安十六年,刘备乘刘璋恐惧曹操进犯之时,以助守之名率兵数万入益州,此后又召诸葛亮等率军入巴蜀,先取郡县,于十九年顺利入主成都。自此与曹操、孙权形成三个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告成。
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三国鼎立时期的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接壤,且当时各占一部,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曹操于荆州赤壁战败还北方后,成功地进行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同时在谯(今安徽亳州)开辟水军训练基地。面对孙权、刘备两个对手,采取东攻西守或西攻东守的方略,力避两面作战。先与孙权争夺淮南之地,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后与刘备争汉中不利,乃集中兵力,与孙、刘争荆州。
魏、蜀、吴三国争夺荆州,引发了樊城、江陵、夷陵三次大战。刘备进取巴蜀,激起孙权不满。刘备夺取汉中,镇守荆州的蜀汉名将关羽也率军自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北上,围攻襄阳、樊城(今襄樊)曹军,更使曹魏震动。曹操采纳司马懿等人的计谋,进一步离间孙权、刘备,促成孙权遣军袭取江陵,击杀关羽,而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刘备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群臣反对,自统大军攻吴。孙权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拒蜀军,采取后退避锐、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于章武二年(222)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蜀汉因此国力大损,孙吴亦有北顾之忧,战后双方重修旧好以抗强魏,致三国又有较长时期的鼎立。
曹魏促使吴、蜀相互削弱,自身赢得休养生息的时机,国势日益强盛。其间曹操病亡,曹丕称帝,以魏代汉,筹谋南进。孙吴及时调整部署,转而对付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和相对强大的水军,先是击退魏军三路进攻,继又两次迫退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境)的魏军,使曹丕至死未能越长江一步。
夷陵之战后不久,刘备病亡,南中(约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地区的汉、夷豪强势力反蜀。辅政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统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军,以攻心为上,辅以攻战,平定南中,加强了夷、汉间交往,促进了南中发展。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建兴五年诸葛亮统10万大军北屯汉中,拉开攻魏之战的序幕。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因次年马谡失街亭(今甘肃天水东南,一说今张家川北),蜀军还汉中。后统军数万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不能速决,粮尽而退。继又数次与魏大将军司马懿等交战,但直至十二年病亡,诸葛亮攻魏之战未获重大战果。
孙吴虽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江境),遏制了曹魏攻势,却无力北进,乃一面抗魏,一面巩固南方和向海上发展。黄龙二年(230),遣将卫温等渡海至夷洲(今台湾),获数千人而还。后又两次遣将航海至辽东,联络公孙渊,以牵制曹魏东北。魏明帝曹佰发兵攻讨公孙渊失利后,于景初二年(238)改令太尉司马懿征辽东,平定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四郡。
司马懿成功地阻遏诸葛亮进攻和征战辽东,威望益高,权势日重。及明帝病亡,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八岁太子曹芳登基。曹爽惧司马懿得势,急于建功树威,贸然率军攻蜀,兵败兴势(今陕西洋县北)。司马懿以年老多病辞职,韬光养晦,暗养心腹死士,又和太尉蒋济配合,于正始十年(249)发动兵谏,处死曹爽,独揽军政大权。又出兵淮南,平息王凌的反叛。其后,司马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平定称丘俭、诸葛诞之乱,彻底铲除史称“淮南三叛”的曹氏势力。曹魏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司马氏至此完成代魏准备。
三国后期,吴、蜀渐趋衰弱,联盟已不能抗衡魏国。孙权病亡后,吴虽有过抗击魏军获胜的东兴之战,但已是强弩之末。蜀汉姜维多次征战陇西,但败多胜少,推进中原的梦想早已破灭;兵力严重不足,汉中外围要点也被迫放弃,退守汉、乐二城。而魏国司马氏发展经济,稳定政局,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统一天下的条件逐渐成熟。针对蜀汉弱孝边境无备的状况,定下先灭蜀再顺江吞吴的战略决策,景元四年(263),独揽朝政的大将军司马昭遣军分三路攻蜀,当主力受阻于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后,名将邓艾过阴平小道出奇兵,魏灭蜀汉之战告捷。
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公开以晋代魏,加紧灭吴准备。蜀汉已灭,吴国唇亡齿寒,加之政治腐败,致使人心背离,发生吴西陵督步阐据城叛吴降晋。吴国名将陆抗随机应变,于凤凰元年(272)迫退晋军,取得平步阐之战的胜利,迟滞了晋灭吴战略意图的实施。晋经过长达八年的准备,于咸宁五年(279)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发兵20余万,自巴蜀、襄阳、寿春、下邳等六路进军,以空前规模的水陆军协同作战,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
历史地位及作用三国时期战争,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诸方面的较大发展。战争的形态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水、步、骑兵配合的大规模作战。各国注重发展适应本国地理特征的兵种,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蜀汉的步兵,战斗力均较强。随着战争对象的多极化,及敌我双方所处战略态势的复杂,军队部署、谋略运用都有不少范例,其中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谋略尤为出色。诸葛亮审时度势制定的《隆中对》,虽后来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实现,仍不失为一个划时代的较完整的战略计划。军事外交频繁,联盟战略灵活,三家进行的赤壁大战和争夺荆州,堪称范例。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随着战争发展,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鼎立三方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促进了一些军事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中外军体制的形成,世兵制的实行,参谋制度的完善,影响深远。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均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曹魏所制发石车、指南车,大量使用的马铠,孙吴大量制造的各种性能良好的船只,均很著名。
三国时期的军事理论研究,随着丰富的战争实践不断深入。曹操的《孙子注》开创整理研究《孙子兵法》先河。诸葛亮的军事论述很受后人推重。
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 翻译...
本文摘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代现象:老子英雄儿好汉?》 作者:张志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司”倒闭后“董事长”的辛酸与无奈 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在历代皇朝之中绝大多数皇帝都把江山看作自己的私产,把百姓看作蝼蚁,为了自己的私欲任意践踏百姓。后主刘禅却在自己国家无力抵抗强魏之时,为百姓计,采取了投降的上策。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为全国百姓安危考虑,在无力抵抗时投降是“全国为上”之策,并且夸奖刘禅“通明智达”,胸怀王者之义! 263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统兵三万自狄道进攻甘松,雍州刺史诸葛绪督军三万进军武街桥头,断绝姜维归路,钟会统十万余众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攻汉中。蜀知魏举兵,乃遣大将廖化、张翼、董厥退保汉城与乐城,姜维一军退守剑阁。 该年10月,魏将邓艾自阴平行无人之地700余里,取道江油,连破涪县、绵竹,逼近成都。 大敌当前,刘禅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迁国都;有人主张归附东吴,仿申包胥哭秦庭,或武乡侯(诸葛亮)渡江乞师之举;光禄大夫谯周则力排众议,主张降魏。 经过反复琢磨之后,刘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议,主张降魏,这又是一场豪赌。这次与上一次豪赌不同,如果说上次赌的是江山的话,那么这次赌的就是他的性命。在刘禅看来,南迁就要“深入不毛”,最终难逃厄运,而东吴远非曹魏的敌手,将来也难逃覆亡命运。与其长痛,不如短痛,与其两回受辱,何不一次了结呢? 于是他派侍中张绍前往邓艾军前呈递降表,表曰: 限分江、汉,遇值深远,阶缘蜀土,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遂与京畿攸隔万里。每惟黄初中,文皇帝(指曹丕——笔者注)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归能之数,怖骇王师,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顺从天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余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化,宰辅伊、周,含覆藏疾。谨遣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奉赍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三国志》中说刘禅投降时“乘骡车诣艾,不具亡国之礼”。他没有将自己当作亡国之君,颇有骨气,甚至连敌方诸臣都不免赞叹。由于刘禅“识时务”,因而深受敌方优待,曹魏大概也是为了借之安抚人心吧。就在刘禅肉袒出降的当场,邓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发布公文时与之合署。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见好就收,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钟会、姜维发动兵变,让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王朝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豪赌一把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饮中八仙歌》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三国刘禅的简介
刘禅(207年-271年) 荆州江陵人,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
扩展资料:
刘禅的墓葬遗址: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蜀汉亡国之君刘禅死在洛阳,葬于孟津平乐镇翟泉村东。20世纪60年代,刘禅墓还有高7米、直径15米的大冢。由于洛阳市文物部门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致使刘禅之墓已经夷为平地。
一说刘禅墓(阿斗墓)在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与安阳市交界处的“阿斗寨”附近。当地相传阿斗寨是刘禅被司马昭父子秘密羁押之地,主要有万柏山、阿斗寨、古寨墙、古柏林、阿斗墓、金线河、蜀村花卉园区等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禅